除了传统的抽样调查外,政府统计处(统计处)亦致力探索如何运用新数据来源,以降低数据收集成本和减轻受访者的负担,同时确保编制统计数据的质素。要将这些数据融入我们的工作,需要与部门现有处理的数据作连接。由于涉及大量的记录及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格式差异,这过程可能会有挑战性。人工智能技术正是处理这些复杂过程的有效工具。
统计处计划由2026年人口普查开始更广泛和有系统地运用各政府部门收集的行政数据,而应用范畴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第一方面,是以行政数据替代人口普查中的部分问题(如公共房屋租金、福利金额等问题),从而减少数据收集的成本和受访者的负担。统计处采用自行研发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记录连接工具,在屋宇单位层面高效准确地把普查样本数据与行政记录进行配对。
第二方面,是以行政数据取代2031年人口普查中覆盖约九成住户的「短问卷」。目前,统计处已全面运用匿名化的出入境记录,编制更精确的人口估计数字,无须再依赖「短问卷」,从而显著缩小操作规模并降低成本。
新的方式会纳入更多行政数据,并重新设计工作流程,预计可大幅降低成本。统计处估计2026年和2031年人口普查的总成本将减少四成,按现时价格计算,大约能节省六亿八千万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