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口推算2004-2033 政府统计处今日(六月三十日)发表最新一套涵盖未来三十年的人口推算数字显示,香港的人口在三十年后会达到838万。 政府统计处处长何永煊说:「人口推算为政府规划各项公共服务及设施提供共同基础。人口推算会不断更新,在过程中纳入最新的人口发展资料。」 最新一套推算数字中,「居港人口」推算由二零零三年年中的680万增加至二零三三年年中的838万,平均每年增长率为0.7%。每年人口增长率会由二零零四年年中的0.6%增加至二零一一年年中的0.9%。然而,由于人口老化而导致死亡人数增加,每年增长率将随后下降至推算期末的0.4%。 以二零零三年年中至二零三三年年中的整个推算期计算,香港的整体人口将增加158万,人口自然增长为负数(死亡多于出生16万人),而香港居民人口净迁移人数(即移入减移出)为净移入174万。 在「居港人口」中,「常住居民」数目推算从二零零三年年中的662万上升至二零三三年年中的802万,平均每年增长率为0.6%。至于「流动居民」,其数目则从18万5千人增加至36万5千人,平均每年增长率较快,为2.3%。这主要由于香港与中国内地的经济关系愈趋密切,令香港居民更多时间在内地工作及停留的趋势增加。 何永煊指出:「预期未来的人口将持续老化。六十五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推算将由二零零三年的11.7%显著上升至二零三三年的27%。在期间,比例的上升在二零一五年前比较慢(该年的比例为14.3%),之后,比例的上升速度将快得多。与此同时,十五岁以下人口的比例将由二零零三年的16%逐渐下跌至推算期末的11%。」 年龄中位数的上升也可反映人口老化的趋势,预计年龄中位数会由二零零三年的38岁升至二零三三年的49岁。 人口的性别比率(即男性数目相对每千名女性的比率)将由二零零三年的939显著下跌至二零三三年的698。然而,不同年龄组别的性别比率互有异差,尤其是二十五至四十四岁的年龄组别,因受大多属年轻女性的外籍家庭佣工所影响。此外,单程通行证持有人持续流入,而其中有很多是香港男士居住在内地的妻子,亦是相关因素。根据撇除外籍家庭佣工的数据,人口的性别比率会较高,但仍会由二零零三年的997下降至二零三三年的749。内地妻子迁入香港及女性较男性长寿,是主要的原因。 表一 (表一的纯文字版) 载列选定年份的主要人口特征,而 表二 (表二的纯文字版) 则载列人口增长的组成部分。 人口推算采用的方法为「组成部分法」,是国际间普遍使用的方法。按照这方法,先将某基准年的人口按年龄及性别划分,然后结合不同的生育推算、死亡推算及人口迁移推算,逐年向前推算,直至推算期末年。 何永煊说:「关于生育、死亡及人口迁移的假设,是经过使用统计模型方法研究香港社会及经济情况的过往趋势及近期发展后订定。」 何永煊又说:「若有涉及政府政策之处,在编制推算时,假设现行政策维持不变。例如,目前每日有150个单程通行证持有人从中国内地来港名额的政策,假设于推算期内会继续生效。」 详载推算结果与及推算方法和所用假设的刊物《香港人口推算2004-2033》现已公开发售。 另一本以人口生命表的形式描述香港人口现今及未来死亡状况的刊物《香港人口生命表1998-2033》亦于今日出版。该刊物除刊载人口生命表外,并描述了人口生命表的编制方法。 香港在过去二十年间,死亡率持续下降,相应地平均预期寿命上升。男性的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由一九八三年的72.3年增加至二零零三年的78.6年(临时数字),而女性的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则从78.4年上升至84.3年(临时数字)。 与其他经济地区比较,香港的死亡率正处于一个甚低的水平。推算预期寿命会在未来三十年继续上升,但其增加速度则较以往缓慢。至二零三三年,男性的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为82.5年,而女性为88年。 上述两本关于人口推算及人口生命表的刊物现已有售,备有印刷版和下载版(PDF格式)可供选择,《香港人口推算2004-2033》售价分别为港币28元及21元,《香港人口生命表1998-2033》售价分别为港币28元及21元,欢迎到网上「香港统计数据书店」购买。购买印刷版的顾客,亦可在政府统计处网站下载邮购表格,并于填妥后寄回办理,或亲临政府统计处刊物出版组购买(地址:湾仔港湾道12号湾仔政府大楼19楼;电话:2582 3025)。 若需要更详细的统计资料,可以致电2716 8044政府统计处人口统计组查询。 完 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星期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