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人口普查 - 認識人口普查

數據項目
數據項目
人口點算範圍
人口點算範圍
數據搜集
數據搜集
數據項目

數據項目

Collapse Icon

2026年人口普查的數據項目涵蓋6個範疇,包括

  • 人口及社會特徵(例如出生年份和月份及性別);
  • 教育特徵(例如教育程度及修讀科目);
  • 內部遷移特徵(例如 5年前居住的地方);
  • 經濟特徵(例如收入及工作時數);
  • 房屋特徵(例如居所樓面面積、租金及按揭供款或借貸還款);及
  • 住戶特徵(例如與戶主關係)。

2026年人口普查的44個數據項目詳列如下:

人口及社會特徵

  • 出生年份和月份
  • 性別
  • 婚姻狀況
  • 慣用交談語言
  • 使用其他語言/方言的能力
  • 閱讀/書寫語言的能力
  • 國籍
  • 種族(包括籍貫)
  • 出生地點
  • 有關人士是否需要照顧以及其主要照顧者

教育特徵

  • 就學情況
  • 教育程度(最高就讀程度)
  • 教育程度(最高完成程度)
  • 修讀科目
  • 上課地點

內部遷移特徵

  • 普查參考日期 (2026年6月30日)身在何處
  • 在港居住年期
  • 5年前居住的地方

經濟特徵

  • 經濟活動身份
  • 行業
  • 職業
  • 是否有兼職
  • 主要職業收入
  • 兼職收入
  • 其他現金收入(包括以現金形式收取的租金)
  • 工作時數
  • 工作地點

房屋特徵

  • 屋宇單位類型
  • 居所類型
  • 屋宇單位是否通常或偶然有人居住
  • 屋宇單位是否分間樓宇單位
  • 居所內廳房數目(包括客/飯廳、睡房、其他房間、廚房、浴室/廁所)
  • 居所樓面面積
  • 單位住戶數目(以引伸得出)
  • 單位居住人數(以引伸得出)
  • 居所租住權
  • 租金(包括差餉、地租及管理費)
  • 按揭供款或借貸還款

住戶特徵

  • 住戶類型
  • 與戶主關係
  • 是否住戶成員
  • 住戶人數(以引伸得出)
  • 住戶結構(以引伸得出)
  • 住戶收入(以引伸得出)

除上述項目外,2026年人口普查亦包括決定有關人士是否屬於人口範圍的數據項目(如「過去六個月有多少時間在香港」、「未來六個月會有多少時間在香港」、「現時在香港通常的居所」,以及「部分時間不在香港的原因」)。此外,人口普查亦搜集有關人士是否透過特定的招攬人才和輸入勞工計劃來港的資料,以便更深入了解他們的社會和經濟特徵,惟須視乎能否從行政數據編製準確人數而定。

人口點算範圍

人口點算範圍

Collapse Icon

2026年人口普查按「居住人口」方法,涵蓋所有符合居港人口定義的人士。

自2000年8月起,本處採用「居住人口」方法編製香港人口估計的統計數字,以反映香港人口在居住和流動模式的轉變。

數據搜集

數據搜集

Collapse Icon

被抽選的住戶會接受詳細的訪問,提供住戶成員多方面的人口及社會經濟特徵的資料。

結合政府行政數據及詳細訪問搜集所得的資料,可得出人口基本社會經濟特徵資料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