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统计处(统计处)于1967年12月成立,见证着香港经济起飞。统计处在成立初期的工作,为日后发展奠下稳固的基础。很多重要的统计系统,涵盖本地生产总值、消费物价指数、贸易统计、人口统计和劳工统计,都是在这个时期建立。

1967
1967年统计处成立之初,对外贸易是当时香港经济重要的一环。因此当年统计处的主要工作之一,是编制对外贸易统计数字。



1971
1971年,统计处首次进行人口普查(当年称为「户口统计」)。这次人口普查较统计处成立前的人口普查深入和全面,亦首次采用了电脑处理普查结果。










1973
1973年,统计处发布首套本地生产总值统计数字,作为分析整体经济情况最重要的指标。



1974
1960及70年代,香港工业发展迅速,带动经济起飞。统计处于1971年进行制造业普查,并于1974年进行首次「工业生产按年统计调查」,随后亦开展其他主要行业的统计调查。




1974
1974年,统计处建立新的消费物价指数系列,同年亦进行了一次「住户开支统计调查」,以更新消费物价指数的开支权数。当香港在1970年代后期进入高通胀时期,统计处已能全面及准确地量度物价变化。




1975
统计处于1975年首度进行「劳动人口统计调查」,提供有关就业及失业人口的重要统计数字。

随着内地改革开放,香港由制造业枢纽转型为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统计处与时并进,开发新统计产品以反映经济结构变化。此外,市民大众对及时的统计数字需求甚殷,统计处亦因而致力发展更齐备的统计指标,尤其是短期指标,以追踪社会经济环境的迅速转变。

1980
随着经济多元发展,统计处在1980年代陆续开展不同行业的按年经济统计调查。





1980
1980年,统计处建立新的「雇佣、空缺及薪金总额按季统计调查」系列,以助了解不同行业的劳工市场情况。


1981
1981年,统计处的「劳动人口统计调查」演变为「综合住户统计调查」,持续编制就业及失业统计数字。时至今日,每月发布的失业率是公众最为关注的统计数字之一。




1981
统计处于1981年开始按月编制零售业销货额统计数字,作为本港短期经济指标。零售业销货额统计数字往往能及时反映经济周期的变化,因此广受公众注意。




1984
随着各主要行业的按年经济统计调查渐趋完备,统计处于1984年发布首套按经济活动划分的本地生产总值统计数字,以量度各主要行业对本地经济的贡献。


1988
在1980年代,随着内地实施改革开放,香港不少制造业公司将生产程序迁移至内地,从事外发加工贸易。统计处于1988年起搜集涉及外发内地加工贸易的数据,所编制的统计数字显示自内地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1990
随着本港对外贸易蓬勃发展,统计处多年来不断引进新科技以提升贸易统计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及处理大量贸易报关单的能力。






1993
有见服务业的重要性不断上升,统计处于1993年开始进行「服务行业按季统计调查」,以分析不同服务行业的最新业务表现。

踏入二十一世纪,全球化不断加速,国际间货物、服务及资本的流动日益频繁。香港作为国际贸易枢纽及国际金融中心,需利用更充裕的官方统计数字来量度全球化的进程,以及分析其所带来的经济影响。为此,统计处开展了一系列新的统计数字,评估本港的国际服务贸易以及跨境投资的情况。

2000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香港的对外贸易,特别是与内地的贸易更为蓬勃。统计处加强与内地机关的合作及协助政府提供电子贸易文件递交服务,有助编制及时和高质素的贸易统计数字。



2000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资金进出规模相当庞大。统计处在2000年开始发布国际收支平衡统计数字,记录香港与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交易,涵盖货物及服务贸易、投资和收入。


2002
随着内地基建,特别是港口及运输设施的迅速发展,香港的贸易公司进一步改变其经营模式,从传统的入口再转口模式,改为从事离岸贸易。统计处因此在2002年开始编制离岸贸易统计数字。此外,本港不少公司亦为境外客户提供运输、旅游、保险及金融等服务。为配合服务市场国际化的趋势,统计处自2002年起亦开始编制服务贸易统计数字。



2006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不少跨国企业在港设立分支机构并经营货物及服务销售。统计处在2006年首次编制境外分支机构统计数字,有助更深入了解香港经济体系的全球化程度。

全赖过去几代人的努力,香港已发展成一个先进的经济体。与此同时,各界对社会议题的讨论日益增加,以期让不同阶层的市民分享经济成果。统计处提供更切合需要的统计数据及客观的分析,支援社会各界以数据为依归进行讨论,凝聚共识。政府在制订一些重要的劳工、福利及房屋政策过程中,亦已审视统计处的数据。举例而言,统计数据经常用于法定最低工资、贫穷和不适切居所的相关研究。

2009
统计处在2009年开始进行「收入及工时按年统计调查」,以支援本港有关制订法定最低工资水平的研究。经参考统计处的相关数据后,政府在2011年订立法定最低工资。时至今日,政府每次检讨法定最低工资水平时,均参考「收入及工时按年统计调查」的结果。


2013
自扶贫委员会于2013年首次公布官方贫穷线,统计处提供专业支援,以协助委员会每年更新贫穷线、贫穷人口和贫穷率。这些数字广受社会大众关注。



2016
近年分间楼宇单位(俗称「劏房」)数目增加,社会大众亦日益关注本港的分间楼宇单位数目及住户的居住情况。有见及此,统计处在「2016年中期人口统计」及「2021年人口普查」搜集有关分间楼宇单位的数据。


2019
统计处在2019至2020年进行了一项有关残疾人士及长期病患者的全港性统计调查,以反映他们的生活情况及照顾需要。


2021
统计处在筹备「2021年人口普查」时积极照顾不同人士的需要。例如,在数据搜集期间加强对不同种族人士的支援服务,新增「需要照顾的长者」数据项目,以及计划新增有关「儿童」的主题性报告。



